最近刷到个扎心的视频:上海虹桥火车站的角落里,几个年轻人裹着薄被蜷缩着,旁边堆着没拆封的简历。有人说他们是来求职的应届生,揣着梦想来大城市,却连租房的钱都快花光了。
这画面,和统计局刚公布的 "5% 失业率" 放在一起,总觉得有点拧巴。
一、"被平均" 的失业率,藏着多少没被看见的人?
有个网友说得直白:"现在找工作难不难,就看招聘 APP 敢不敢开评论区。"
这话扎心,但真没说错。你去翻翻那些大厂裁员的新闻,底下全是 "我投了 300 份简历没回音" 的留言;打开求职软件,明明写着 "急招" 的岗位,点进去却发现半年前就挂在那了。
有人较真,说统计局的数不准。其实按国际标准,失业得满足 "没工作、在找工作、能马上上班" 这三个条件。可现实是:
刚毕业没找到工作的学生,可能因为 "没积极求职" 不算失业;
灵活就业的外卖小哥,哪怕今天没单跑,也算 "就业人口";
被公司劝着 "自愿离职" 的人,连失业金都领不到,自然不在统计里。
就像上海那位网友说的,现在大厂裁员都叫 "协议离职",不算裁员,想领失业金?先去劳动仲裁扯半年再说。
二、铁饭碗也晃了,这波失业潮和以前不一样
老一辈总说:"我们那时候下岗,揣着几百块买断钱照样能活。" 可现在的年轻人,真没那么 "抗造"。
一个在中铁建工作的朋友跟我吐槽:他们公司今年公路项目砍了一半,年底光质检部就有上千人待岗。"以前觉得中字头是铁饭碗,现在才知道,饭碗再铁也架不住没米下锅。"
更让人揪心的是,这波失业潮撞上了 "负债时代"。九十年代下岗职工,好歹单位分的房子能遮风挡雨;现在的年轻人,背上 30 年房贷的比比皆是。有个程序员失业三个月,每天睁眼就是 500 块的房贷,最后只能卖掉父母给凑首付的房子。
"不是怕失业,是怕失业后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。" 这是多少人的心声?
三、别让 "5%" 遮住了那些真实的难
其实没人指望失业率降到 0,大家在意的是:那些没被统计进去的人,他们的难被看见的吗?
那个在上海开滴滴的师傅,白天跑车晚上睡车里,说 "充电区能洗漱就行";那个名校本硕的投行精英,投了上千封简历后去开网约车;还有那些在招聘会上挤破头,却连 HR 眼神都得不到的应届生......
他们不是数字,是活生生的人。
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想:比起纠结失业率数字,不如多想想怎么让求职软件的 "已读不回" 少一点,让灵活就业者也能有社保,让房贷能有 "缓一缓" 的余地。
毕竟,真正的就业回暖,不是报表上的数字降了 0.1,而是每个普通人都敢说:"就算暂时没工作,我也不怕。"
你身边有正在经历求职难的人吗?来评论区聊聊,或许你的一句话,就能给别人一点力量。
联丰优配-海口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app下载-网络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